科技文献信息查询
服务平台
许昌科技大市场
许昌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科技创新公共管理
服务平台
人才引进及技术转移
服务平台
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
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孵化
服务平台
  设为首页 欢迎访问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科技要闻 > 正文
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作者:佚名    科技要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10    更新时间:2025/11/10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新兴支柱产业兼具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特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与传统支柱产业相比,新兴支柱产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当前,我国新兴支柱产业已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但要做强做优、真正发挥其支柱作用,仍面临多重挑战,亟待完善体制机制,多措并举推动新兴支柱产业发展。

  发展新兴支柱产业意义重大

  新兴支柱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我国激活经济动能的关键引擎。发展新兴支柱产业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突破需求增长瓶颈,缓解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新兴支柱产业具有数字化程度高、产出规模大等特点,可催生出数个大规模市场,满足消费市场升级的需求。同时,我国传统领域的产能供给已远超需求,就业吸纳面临压力,而新兴支柱产业可为就业市场打开“新蓝海”,激活就业存量市场,创造增量市场,既创造大量技术工种,又催生高技能岗位,实现就业岗位、收入的倍增。

  二是可驱动科技创新,为未来产业提供战略性支撑。新兴支柱产业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高度融合。同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发展、完善产业模式,为未来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宝贵经验,更为未来产业发展成熟赢得更多的战略缓冲期。

  三是可塑造外贸竞争新优势,抢占产业发展竞争制高点。新兴支柱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成长、高经济效益等特征,短时期内市场扩张能力强,是拉动出口的关键力量。同时,其产业链较长且关联度高,能够发挥乘数效应,激活全产业链。此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新兴支柱产业能依托技术输出、标准制定等,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新格局、国际经济新秩序,使我国掌握发展主动权。

  产业做强做优面临多重挑战

  我国新兴支柱产业已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但要做强做优、真正发挥其支柱作用,仍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科创体系碎片化。新兴支柱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环节跨主体协同创新机制不畅,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仍存梗阻。

  二是人才供需适配度不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人才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同时人才引进渠道有限,新兴支柱产业存在人才缺口。

  三是应用场景对接机制不健全。新兴支柱产业的部分前沿技术落地缺乏场景对接,技术迭代缺乏现实场景反馈。

  四是产业链协同效应有待提升。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支柱产业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不够,同时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未充分释放。

  五是市场生态宽容度不高。新兴支柱产业“耐心”资本较少,缺乏针对新兴支柱产业的多样化资本支撑体系,同时容错机制不健全。

  六是市场活力与开放度有待提升。新兴支柱产业出海门槛高,缺乏重大平台支撑,同时海外综合服务支撑薄弱,缺乏配套服务。

  六方面发力抓住战略机遇

  “十五五”期间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期,着力从以下六方面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一是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应以龙头企业为牵头单位搭建跨学科的网络化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并推动成果转化,优化专利许可收益分成机制、制定多种免责清单。同时,打造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概念验证平台,并将各地的概念验证中心逐步纳入全国网络。

  二是强化人才引领发展作用。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由企业提出用人需求,院校定制课程体系,必要时面向新兴支柱产业增设新专业。同时,打造灵活度更高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通透明化职业发展路径。此外,构建“以才引才”网络体系,如发挥关系网络吸引人才、设置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联络站等,并设立绿色通道,为优秀人才提供高效保障服务。

  三是构建应用场景牵引机制。结合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引导新兴支柱产业提供多样化供给和服务。搭建常态化发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平台,建立典型应用场景集。鼓励各地推动在优势新兴支柱产业领域的市场渗透,可通过实施先用后付、政府补贴等模式,在实际场景中不断迭代升级,将其催熟成新兴支柱产业。如新能源领域,推进多晶硅等材料拓展终端应用场景。同时,可利用场景应用竞赛来发掘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方向。

  四是打造企业雁阵集群。应引导各新兴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发挥“头雁”作用。利用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探索差异化发展路线,对产业整体进行布局,并带头搭建产业联盟。同时发挥创新引领作用,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方式,将先进的技术扩散到中小企业。催生大量创新型企业,形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之势。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在各地重要高校周边加快规划建设集办公、实验、培训等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大楼。同时,完善中小企业“低成本强支撑”生态。聚焦产业链构建地方特色新兴支柱产业集群。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地发展定位。优先重点针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新兴支柱产业基础好的区域,聚焦地方优势新兴支柱产业特色,强化“链主”企业带动作用,综合运用各类政策、整合各类资源,引导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微企业集群化协同发展。

  五是营造有利于规模化发展的市场生态。完善金融生态。通过制度性创新引导资金流向新兴支柱产业,构建陪伴式金融支撑体系。政府主导成立新兴支柱产业引导基金,并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开通民间投资问题反映、解决渠道。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各类适配性保险产品,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退出机制。同时,构建适配的财税政策,实施分阶段、分梯度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搭建包容生态。政府应采取“放养式”支持,为重点企业设立工作专班,减少行政干预,专注解决实际需求。同时,设立“新沙盒监管”,采取柔性监管措施。

  六是打通全球市场通道。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产业领先城市开展试点,逐步打造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相兼容的规则体系,引领完善国际经贸合作新规则。系统性降低新兴支柱产业企业出海门槛。以各产业特定优势锚定目标市场,搭建多样化出海平台,同时完善一体化、网络化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促进传统外贸强省与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中西部城市可依托“一带一路”和中欧、中亚班列等拓展出海通道。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科技要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科技要闻:
  • 下一篇科技要闻:
  •  

      

    Copyright © 2003 - 2023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电话:0374-2965381
    豫ICP备15012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