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信息查询
服务平台
许昌科技大市场
许昌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科技创新公共管理
服务平台
人才引进及技术转移
服务平台
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
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孵化
服务平台
  设为首页 欢迎访问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科技成果 > 正文
配电系统极端灾害防御及复电关键技术与应用
作者:佚名    科技成果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8    更新时间:2025/9/5           ★★★
成果信息
项目年度编号:
2400170431
限制使用:
国内
省市:
福建
中图分类号:
TM769(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成果公布年份:
2024
成果简介: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趋强趋频趋重,防灾应急准备和能力建设成为紧迫的国家战略需求。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世界上受台风肆虐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配电系统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易受极端天气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巨大。2016年福建遭遇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台风“莫兰蒂”袭击,台风登陆点厦门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元,造成福建300余万用户停电,超过7天才完成福建省全域复电。 省域配电系统应对多类型、强随机、高影响极端灾害的难点在于: (1)配电系统覆盖区域环境差异大,防灾规划设计难; (2)极端灾害下系统故障多点并发,重要负荷保电难; (3)配电系统灾害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应急指挥调配难。 自2017年起,项目团队依托电网运行风险防御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高供电可靠性配电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在配电系统防灾规划设计、运行调控、应急指挥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了千万用户级工程应用,技术应用效果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高度认可。 1、首次提出了基于多维风险量化评估的配电系统差异化防灾规划设计方法,破解了“高温高湿高盐雾、多风多雨多洪涝”复杂环境下配电规划设计难题,建立了多灾种耦合的风险分区和防灾差异化设计标准,研制了12种成套工程防灾装备,福建全域配电基础设施受损同比降低55%,提升了复杂灾害环境下配电系统网架韧性。 2、发明了支撑重要负荷保电的配电系统抗灾运行控制技术,攻克了极端灾害过程配电系统随机多点故障难题首创钻石型配电网自煎技术,实现了重要用户秒级负荷转供,提升了灾害过程配电系统运行韧性。 3、率先研发了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突破了配电系统灾害现场“最后一公里”灾损信息获取与智能分析难题,实现了故障数据分钟级监测,灾损分析精准到户,指挥信息秒级传递,填补了中国省域级配电系统灾害应急管控平台的空自。 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王成山院士等知名专家鉴定,项目成果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发表SCI/EI论文44篇,出版专著4部,形成技术标准规范4项。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4.4亿元,挽回风涝灾害造成的省内间接经济损失约31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成果应用于抗击2023年登陆中国大陆最强台风“杜苏芮”、带来历史极值降雨量的台风“海葵”等极端灾害在此极端环境下仅用72小时恢复福建省全域数百万受灾用户供电和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复电时长同比缩短50%以上,刷新了抢险复电的“福建光明速度”。项目成果推广应用于厦门“金砖”会议、历届“数字中国”峰会、“亚太电协”会议等重要活动的保电任务以及上海、河南、北京等地。项目成果极大提升福建省配电系统极端灾害防御水平,支撑构建了福建省极端灾害应急管控体系。
申报信息
推荐部门: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行业及专利信息
应用行业名称:
电力供应
应用行业码:
442
推广信息
推广情况说明:
该项目研究成果在福建千万用户级配电系统开展实用化应用,并推广至上海、河南等地,在强风、暴雨、洪涝等极端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项目成果极大提升福建省配电系统极端灾害防御水平,支撑构建了福建省极端灾害应急管控体系可推广应用于灾害频发的台湾地区,支构建两岸一体化灾害应急管控体系。(1)项目整体成果应用于福建全域配电网,2023年登陆中国大陆最强台风“杜苏芮”和带来突破历史极值降雨量的台风“海葵”接连袭击福建电网,依托项目成果仅用72小时就恢复福建全域数百万受灾用户供电,创造了防汛抗台风新的“光明速度”,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高度认可,国家电网公司专门发文推广福建经验。同时项目成果支撑厦门金砖会议、历届“数字中国”峰会、“亚太电协”会议等国内外高级别活动保电,提升福建全域配电网应对极端灾害的韧性,对保障民生用电、促进该省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意义重大。(2)项目成果推广至上海配电网。青浦国际进口博览会核心保电区高品质韧性电网建设:构建了具备灾前应变、灾中生存、灾后恢复的“西虹桥韧性电网综合示范样板”,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99%以上,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召开,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国际倡议。松江配电网事前应变能力提升工程:对配电网韧性指标进行评估计算、对线路薄弱环节进行精准识别,实现投资规模的精准测算和电网短板的智能分析,电网薄弱环节计算时间由5天/次压缩至15分钟/次,全网供电能力提升30%。(3)项目所提出的配电系统高精度局鲁棒性故障定位方法,在北京配电线路应用后,将定位精度提升了0.05,有效缩短了故障隔离和线路抢修的时间;项目所提出的基于灾情智能研判与时空推演的移动交互式配电系统应急指挥技术,助力北京配电系统攻克灾害现场“最后一公里”风险智能分析与决策难题,提升了复杂环境下风险分析与灾损勘察的快速研判智能化水平,实现了综合计及灾情演变、通信、交通等实时状态的抢修指挥策略时空推演与滚动优化,有效提升了北京配电系统的防灾抗灾和应急抢修指挥能力,灾后用户停电的复电时间缩短了30%。(4)项目技术成果“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国网河南电力公司,通过停复电准确研判、灾情实时统计、物资供需快速对接、抢修任务在线流转、保电车辆实时定位等功能的研发,全面提升了国网河南电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推进河南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项目在实现在河南省市县134个应急指挥中心落地应用,并支撑国网郑州供电公司2023年7月份大面积停电演练。
联系信息
联系单位名称: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联系单位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北路257号
邮政编码:
350003

 

 

科技成果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科技成果:
  • 下一个科技成果:
  •  

      

    Copyright © 2003 - 2023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电话:0374-2965381
    豫ICP备15012589号